品茗、骑行、逛茶山……连日来,遂昌县大柘镇乐领·万亩茶海庄园迎来八方游客。管家顾晨晨欣喜地说,从种茶叶到“卖风景”,从卖茶叶到造空间,庄园已形成了一条茶旅融合、茶文结合的产业新业态和精品旅游新线路。
小小绿叶,成为致富金叶。茶产业是遂昌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入选全省县域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吸引了900多家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6.6万余人参与全链条各环节,促进茶叶种植、茶园建设、茶叶加工、茶文化旅游、茶文化传播等三产融合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遂昌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挖掘“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形成“产”链条、提升“富”成色,围绕茶叶、笋竹、油料三条品质农业全产业链,扶优育强制种、长粽、棘胸蛙等特色产业链。去年,“土特产”全产业链产值达105亿元。
婚嫁“喜粽”、升学“高粽”、节庆“团圆粽”……“一根长粽”,链起山乡共富链。长粽作为遂昌独有的民俗特产,以独特的形态和绝佳的口感,成为人们难以忘怀的“家乡味”,入选全省乡村“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名单。去年,长粽订单量突破700万根,全产业链产值达2.4亿元,带动3800余名农民人均增收2万元。主打粽叶加工的浙南箬叶市场年交易额近亿元,辐射长三角粽子龙头企业,带动2600余户农户增收。
在金竹镇王川村棘胸蛙科研产业园内,1500对棘胸蛙就要进入繁殖盛期。去年6月,当地启动“棘胸蛙三年倍增计划”,依托省农科院和浙师大的科研优势,从繁殖、育苗、防病、饲料等多个环节开展技术攻关,研发三款蛙病防治一体用药,推出专用饲料“蝌蚪宝”,去年首批蝌蚪成活率从60%提高到90%以上。今年,预计产量达10万公斤,产值超3000万元。
在遂昌,深山“土味”还在持续发酵。位于石练健康产业园的浙江五养堂中药集团生产车间内,一筐筐刚挖取的三叶青块根通过自动化清洗、冻干、灌装加工后装瓶。这是该企业投入使用的全国首条低温冻干三叶青粉直接口服中药饮片智能生产线,年产量可达7000万瓶。
遂昌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竹林、油茶林、杉木林等林下袋式套种三叶青,实现荒芜林地亩产增收3万元,通过引入中药材深加工企业,创新研发推出三叶青粉直接口服中药饮片、三叶青药膏等特色产品。去年,三叶青产业产值突破4100万元。
遂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玮珺介绍,将推动竹产业共富产业园、甘薯科技小院等各类共富综合体投产增效,不断扩大“土特产师傅”培育规模,加快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体系和产品品牌矩阵,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